周三(3月5日),WTI原油大跌2.4%,連續四日下挫,盤中一度跌至65.22美元,創下2023年5月以來的新低。自年初以來,WTI原油纍計跌幅接近20%,併有望連續七周收跌。
近期油價下行主要受供需雙重壓力影響。需求方面,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正式實施,引發市場對經濟滯漲的擔憂,加之美國小非農就業數據創七個月新低,需求前景承壓。供應方面,美烏礦產協議接近達成,俄羅斯出口或將回升,同時特朗普呼籲美國石油企業增產。OPEC+方面,2月產量較1月增加17萬桶/日,其中伊朗貢獻8萬桶/日,達到了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。此外,OPEC+將在4月正式啟動增產計劃,計劃至2026年分階段增加220萬桶/日的產量。
市場關註三大焦點,油價或迎來技術性反彈:
1️⃣ 傳特朗普有意與沙特、俄羅斯等OPEC+國家達成協議,以提高產量換取解除對俄制裁,可能影響市場供需格局。
2️⃣ 油價持續下跌,OPEC+部分成員國可能難以承受財政壓力,或導致增產計劃放緩,市場供給節奏存在變數。
3️⃣ 美國白宮釋放關稅緩和信號,部分加墨進口商品或獲得豁免,短期有助於市場風險情緒回暖,焦點轉嚮美國經濟增長。
投資者可重點關註即將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,尤其是美國2月新增就業人數和失業率。如果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,可能支撐油價反彈。
#國際油價 #WTI原油 #OPEC+ #特朗普 #非農數據 #美墨加協定 #能源市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