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6日,美國股市在短短幾分鐘內暴跌超過1000點,史稱“閃電崩盤”(Flash Crash)。令人震驚的是,幕後推手竟然是一名在倫敦家中進行自營交易的個人交易員——納溫德·薩勞(Navinder Singh Sarao)。他的故事成為自營交易(Proprietary Trading)風險與影響力的典型案例。
「倫敦貧民窟裏的市場操縱者」
薩勞併非華爾街的明星交易員,而是一名獨立的自營交易者。他長期在倫敦郊區的父母家中進行日內交易,憑借精准的算法策略,在全球市場上積纍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。
然而,他利用一種被稱為“欺騙報價”(Spoofing)的策略,通過高速算法在股指期貨市場(E-mini S&P 500)發佈大量虛假買賣單,併在市場出現預期波動前迅速撤銷,誤導其他交易者,制造市場錯覺。
在閃電崩盤當天,薩勞的訂單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,引發連鎖反應,使股市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震蕩。道瓊斯指數瞬間暴跌1000點,隨後又迅速反彈,市場一片混亂。
「自營交易的風險與教訓」
薩勞的案例揭示了自營交易員可能對市場造成的巨大影響,也反映出高頻交易(HFT)在現代金融市場中的風險:
✅ 市場操縱的代價—— 濫用算法交易不僅可能獲得短期利益,也可能帶來法律後果。
✅ 市場流動性的脆弱性—— 自營交易員的行為可能意外放大市場波動,導致繫統性風險。
✅監管機構的警覺—— 閃電崩盤後,美國SEC加強了對算法交易的監管,打擊欺騙報價行為。
「自營交易員的啟示」
對於自營交易員來說,薩勞的故事是一個警鐘。雖然自營交易的自由度很高,但合規性、風控和策略透明度至關重要。如今,大型Prop Trading公司已強化風控措施,減少單一交易員對市場的極端影響。
薩勞最終因市場操縱被美國起訴,盡管他只是單獨操作,但他的交易策略卻撼動了整個市場。自營交易的機會無窮,但風險管理和合規意識同樣不能忽視。
#自營交易 #PropTrading #高頻交易 #市場操縱 #風險管理 #閃電崩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