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️⃣ 高盛的“絕對交易”輝煌
2007年次貸危機中,高盛憑借其強大的自營交易部門成為少數盈利的投行之一。他們通過對沖次貸風險,不僅避免了巨額損失,還實現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。這一事件讓高盛被譽為“華爾街最聰明的交易員團隊”,也引發了對金融機構內部信息優勢的廣泛討論。
2️⃣ JP摩根“倫敦鯨”再現交易風險
2012年,JP摩根的交易員佈魯諾·伊克西爾因在信用違約互換交易中使用過於激進的策略,導致銀行損失了60億美元。這次危機暴露了即使是頂級投行,也可能因為風險管理的疏忽而遭遇巨額損失。此事件促使《沃爾克規則》的實施,加強了對自營交易的限制。
3️⃣ Citadel的量化交易崛起
量化自營交易的代錶Citadel,通過超級計算機與算法模型,在全球多個市場中快速盈利。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,Citadel的對沖和自營交易策略使其資產迅速恢復。其創新性為自營交易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嚮,奠定了量化交易的主流地位。
啟示:自營交易是一柄雙刃劍,高收益背後往往伴隨高風險。通過強大的風控與創新策略,金融機構既能抓住機遇,也需避免陷入歴史性危機。
#自營交易 #交易歴史 #金融創新 #風險管理 #proptrading #fore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