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對沖成本飆升影響亞洲投資流入
受美元上漲影響,彭博匯編的亞洲三個月對沖成本指標去年年底達到2022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,削弱了對沖後的投資流入能力。相比未對沖的資金流,這種投資對本地貨幣的支撐作用更小。
2. 美聯儲政策調整或助緩對沖成本
Bloomberg Intelligence亞洲外匯策略師Stephen Chiu錶示,對沖成本的增加是暫時現象。如果美聯儲降息幅度相對亞洲較小,今年對沖成本預計將下降,從而降低美元投資者對亞洲貨幣投資的成本,甚至提高整體收益率。
3. 對沖運作解析
例如,美元投資者若希望對沖泰銖投資,需做空泰銖同時做多美元,從而支付泰銖利率、獲得美元利率。隨著美元兌泰銖遠期匯率下跌,這種對沖操作成本將顯著降低。
4. 亞洲央行降息壓力增大
由於美聯儲的鷹派轉嚮,印尼央行在去年12月暫停了降息,而韓國和菲律賓則在最後一個季度紛紛降息以刺激經濟。今年,市場預計印尼、菲律賓和韓國將分別降息75個基點,以應對經濟增長壓力和區域貿易緊張局勢。
全球對沖成本與政策調整的聯動,將成為影響2025年亞洲市場資金流動的重要因素。
#美元匯率 #對沖成本 #亞洲央行 #外匯市場 #投資策略